湖南湘潭楠竹山镇:共建共享聚民心 桥头公园惠民生
湖南湘潭楠竹山镇:共建共享聚民心 桥头公园惠民生
湖南湘潭楠竹山镇:共建共享聚民心 桥头公园惠民生为深入践行“以人民为中心”发展思想,切实回应(huíyìng)群众关切,湖南湘潭市雨湖区楠竹山镇(shānzhèn)将居民在“板凳会”上提出的“桥头公园-望韶园拉通工程”纳入2025年度重点民生项目清单,雨湖区委副书记、统战部部长、楠竹山镇党委书记蒋文武亲自挂帅(guàshuài)推进。历经一年高效建设(jiànshè),该集休闲健身、文化娱乐功能于一体的民生工程于近日正式投用,成为区域品质提升的新地标(dìbiāo),获群众一致好评(hǎopíng)。
“板凳会(huì)”听民声,书记现场回应居民期盼
2024年4月,楠竹山镇爱国社区望韶园475区块上演一场“零距离”对话——蒋书记与居民围坐“板凳会”,直面群众诉求。“桥头公园(gōngyuán)与菜市场(càishìchǎng)接壤(jiērǎng),车流大、老人进出不便,能否打通(dǎtōng)望韶园通道?”居民鲁某等代表提出迫切需求。
“民生工程必须回应百姓关切!”蒋书记当场拍板,将桥头公园-望韶园拉通项目列为“提升镇区品质(pǐnzhì)”重点工程,并现场部署(bùshǔ)调研。同年12月,该项目经镇人大代表票决,正式(zhèngshì)纳入2025年度民生实事清单,跑出从“民声”到“民生”的(de)“加速度”。
高效(gāoxiào)推进落实,打造精品民生工程
镇党委、政府迅速组建由规划、城建、社区等多部门构成的专项工作组,对桥头地块开展全域勘测与方案设计。工作组先后召开4次专题座谈会,从绿地系统规划、适(shì)老化健身设施配置,到(dào)智慧照明布局、兵工文化景观植入,累计吸纳居民(jūmín)建议11条,打造出“全民(quánmín)共谋、全域共享”的民生工程新范式(fànshì)。
建设期间,镇党委严把“质量、进度、安全”三关,攻克河滩地质加固等2项难题,统筹(tǒngchóu)推进苗木成活率管控、无障碍设施适配等2项精细化工程。蒋书记先后3次赴现场督导(dūdǎo),协调解决管线迁改、雨季施工等突发(tūfā)问题(wèntí),推动项目提前15天竣工。
居民点(jūmíndiǎn)赞新家园,共享幸福新生活
“板凳会上随口一提,书记真把事儿办成了!几个月功夫(gōngfū),家门口(jiāménkǒu)成了‘网红打卡点’。”居民李某指着焕然一新的社区空间感慨。
这条贯通(guàntōng)桥头公园与望韶园(wàngsháoyuán)的“文化长廊”已正式亮相:香樟成行、绣球绽放,儿童沙坑区欢声笑语,智能健身区银发族舒展筋骨,景观步道上三两青年结伴夜跑(yèpǎo)……
这条全长800米的“民生纽带”不仅串联起双园生态资源(zīyuán),更重构了(le)镇域公共空间格局——据统计,项目(xiàngmù)投用后周边社区日均人流量提升300%。此次“桥头(qiáotóu)公园-望韶园拉通项目”的建设,是楠竹(nánzhú)山镇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,更是“党建引领+群众参与”基层扁平化治理模式的成功案例。
“民生工程没有(méiyǒu)休止符!”楠竹山镇主要负责人强调,“下一步,楠竹山镇将(jiāng)继续深化“板凳会”等民主协商机制,拓宽民意表达(biǎodá)渠道,聚焦群众关切,切实解决民生难题,让发展成果(chéngguǒ)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镇人民”。(湖南湘潭市雨湖区楠竹山镇人民政府王银辉)

为深入践行“以人民为中心”发展思想,切实回应(huíyìng)群众关切,湖南湘潭市雨湖区楠竹山镇(shānzhèn)将居民在“板凳会”上提出的“桥头公园-望韶园拉通工程”纳入2025年度重点民生项目清单,雨湖区委副书记、统战部部长、楠竹山镇党委书记蒋文武亲自挂帅(guàshuài)推进。历经一年高效建设(jiànshè),该集休闲健身、文化娱乐功能于一体的民生工程于近日正式投用,成为区域品质提升的新地标(dìbiāo),获群众一致好评(hǎopíng)。

“板凳会(huì)”听民声,书记现场回应居民期盼
2024年4月,楠竹山镇爱国社区望韶园475区块上演一场“零距离”对话——蒋书记与居民围坐“板凳会”,直面群众诉求。“桥头公园(gōngyuán)与菜市场(càishìchǎng)接壤(jiērǎng),车流大、老人进出不便,能否打通(dǎtōng)望韶园通道?”居民鲁某等代表提出迫切需求。
“民生工程必须回应百姓关切!”蒋书记当场拍板,将桥头公园-望韶园拉通项目列为“提升镇区品质(pǐnzhì)”重点工程,并现场部署(bùshǔ)调研。同年12月,该项目经镇人大代表票决,正式(zhèngshì)纳入2025年度民生实事清单,跑出从“民声”到“民生”的(de)“加速度”。

高效(gāoxiào)推进落实,打造精品民生工程
镇党委、政府迅速组建由规划、城建、社区等多部门构成的专项工作组,对桥头地块开展全域勘测与方案设计。工作组先后召开4次专题座谈会,从绿地系统规划、适(shì)老化健身设施配置,到(dào)智慧照明布局、兵工文化景观植入,累计吸纳居民(jūmín)建议11条,打造出“全民(quánmín)共谋、全域共享”的民生工程新范式(fànshì)。
建设期间,镇党委严把“质量、进度、安全”三关,攻克河滩地质加固等2项难题,统筹(tǒngchóu)推进苗木成活率管控、无障碍设施适配等2项精细化工程。蒋书记先后3次赴现场督导(dūdǎo),协调解决管线迁改、雨季施工等突发(tūfā)问题(wèntí),推动项目提前15天竣工。

居民点(jūmíndiǎn)赞新家园,共享幸福新生活
“板凳会上随口一提,书记真把事儿办成了!几个月功夫(gōngfū),家门口(jiāménkǒu)成了‘网红打卡点’。”居民李某指着焕然一新的社区空间感慨。
这条贯通(guàntōng)桥头公园与望韶园(wàngsháoyuán)的“文化长廊”已正式亮相:香樟成行、绣球绽放,儿童沙坑区欢声笑语,智能健身区银发族舒展筋骨,景观步道上三两青年结伴夜跑(yèpǎo)……
这条全长800米的“民生纽带”不仅串联起双园生态资源(zīyuán),更重构了(le)镇域公共空间格局——据统计,项目(xiàngmù)投用后周边社区日均人流量提升300%。此次“桥头(qiáotóu)公园-望韶园拉通项目”的建设,是楠竹(nánzhú)山镇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,更是“党建引领+群众参与”基层扁平化治理模式的成功案例。
“民生工程没有(méiyǒu)休止符!”楠竹山镇主要负责人强调,“下一步,楠竹山镇将(jiāng)继续深化“板凳会”等民主协商机制,拓宽民意表达(biǎodá)渠道,聚焦群众关切,切实解决民生难题,让发展成果(chéngguǒ)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镇人民”。(湖南湘潭市雨湖区楠竹山镇人民政府王银辉)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